高温天气下出行要注意什么?这些安全小常识请记牢
- admin
- 2025-07-07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846浏览
- 0评论
高温天气下
出行要注意什么呢?
这些安全小常识
大家一定要记牢!
切勿疲劳驾驶
高温天气使人易感疲惫,身体出现无力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驾驶者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可借助清凉油、湿毛巾、饮用水、遮阳镜等工具来降低体温。
此外,必须严格禁止驾驶员因疲劳而驾驶。在长途驾驶之前,驾驶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并尽量避免在午后和夜间行车。白天连续驾驶的时间不宜超过四个小时,夜间则不应超过两个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应确保休息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如果在行车途中感到疲倦,应立即寻找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
[id_1271566024]
在炎热的天气中驾驶,轮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降低,并且胎压的上升还会增加爆胎的风险。务必留意车辆的轮胎状况,一旦发现轮胎出现膨胀、裂缝等问题,应立即进行修补或更换。如果察觉到胎温或胎压异常升高,切勿通过放气或泼冷水来处理,而应选择在阴凉处停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爆胎。若不幸遭遇爆胎,请保持镇定,紧握方向盘,缓缓降低车速,并将车辆停靠在路边。
防止水温超标
在炎热的夏季驾车时,一旦发现水温警示灯亮起,应立即减速,将车辆驶入阴凉处停放,并让发动机空转片刻。若水温持续不降,则需关闭引擎,并迅速进行必要的检查。
防止车辆自燃
这个时节,室外气温高企,热浪滚滚,车辆自燃现象时有出现。尽管车辆自燃具有突发性,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预防和降低车辆自燃事故的发生概率。
经常对电路和油路进行检测,并注重维护保养,培养起对发动机油路电路定期检查的良好习惯。
车内应严禁摆放易燃易爆物品,诸如打火机、充电宝、车载香水等,同时,饮料、墨镜等物品也不宜置于阳光能够长时间直射的地方,以防光线和热量的聚焦导致车内物品起火。
注意车内可能存在的异味,一旦在驾驶途中察觉到车内出现不寻常的气味,或者观察到发动机罩边缘缝隙及仪表盘周边有烟雾冒出,必须立即将车驶向路边,熄灭引擎,并仔细对车辆进行检查。
请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室内停车场或树荫覆盖的区域,以防止车辆在烈日下长时间受到直射。
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请各位家长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将孩子独自留置在车内。一旦车门和窗户紧闭,车辆便变成了一个密闭且空间狭小的环境。这样的状况不仅会在生理上对人体造成损害,心理层面上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车内温度极易升高,因此更应避免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正确应对恶劣天气
保持车距,减速慢行
常言道,十次事故中就有九次因车速过快引起,尤其在雨天,道路湿滑,驾驶时需格外小心。
①降低车速,保持安全的车距;
②谨慎驾驶,时刻注意观察路面情况,尤其遇到行人多的路段;
③根据路况,及时调整车速,不熟悉的路况注意控制车速;
驾驶过程中,若遇到不熟悉的道路或路况复杂的路段,应紧随前车轨迹,谨慎驾驶。
⑤缓慢跟车,不要盲目超速,确定安全再超车
避开水淹路段
城市中那些平时容易积水的路段,在降雨时,其积水情况可能与其他路面相似,因此,司机需尽量避免驶入无法准确判断水深的路段。同时,应向乘客做好说明,切勿冒险驶入被淹道路。应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或者在行驶中绕开水淹区域。一旦遭遇洪水,水位迅速上升,应立即停止驾驶,首要任务是确保车内人员安全,迅速撤离,以防发生溺水事故。
水中熄火后,切记不能再点火
发动机一旦因涉水而熄火,绝不可在水中尝试重启,否则积水将沿排气管道涌入气缸,可能引发发动机内部零件的瞬间损毁。此时,应立即下车寻求道路救援,并使用拖车将车辆送至维修点进行检修,确保车辆无损伤后再行使用。同时,也可以选择拨打救援电话以获取帮助。
天气越来越热,高温来袭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
关于夏季行车安全千万不可忽视
掌握以上的小技巧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行车安全
夏季出行,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多补充些水分
可在出行前提前服用一些
藿香正气液等药物,防止中暑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时
谨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吃药时随便喝口水就吞下去
不过,可别小瞧吃药这件事
如果服药方法不正确
治病的良药也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来自浙江宁波的张先生
就因服用了几片药
导致食道长满了“刀口”
这是怎么回事?
01
几片家中常备药
引发一场“食道危机”
不久前,宁波一位35岁的张先生因喉咙不适,擅自服用了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他仅仅喝了一点点水,随后便急忙躺下休息。
第二天清晨,张先生便感受到了胸痛和吞咽不畅等症状。他立即就医,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发现,他的食管黏膜上布满了溃疡。经过详细分析,医生得出结论,这种状况是由于药物长期停留在食管内所引起的“药物性食管溃疡”。
药物性食管溃疡胃镜示例
实际上,在用药过程中,若摄入的水分不够,药物有可能附着在食道内壁。以多西环素为例,这种抗生素本身性质刺激,若在食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便可能开始对黏膜造成损害。而采取平躺的姿势,则会进一步延长药物在食道中的滞留时间,使得黏膜遭受多次伤害,最终可能导致溃疡的形成。
张先生正在服用的多西环素之外,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以及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均有可能导致食管受损或溃疡。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02
这些服药坏习惯,你占了几条?
患病之后服用药物是常规做法,然而,你是否真正做到了正确用药?这些常见的错误,你是否也遭遇过呢?
西柚汁、橙汁以及石榴汁含有某些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抑制肠道与肝脏中特定酶的活性,进而使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量增加,浓度提升,从而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或其副作用加剧。
牛奶里的钙质能与左氧氟沙星产生化学结合,生成人体无法吸收的化合物,进而妨碍了药物的吸收效率以及治疗效果。
茶水与咖啡里含有丰富的茶碱和咖啡因成分,若以这些饮品作为某些抗抑郁药、抗生素或茶碱缓释片的溶剂,可能会引发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反应。
03
如何避免药物性食管溃疡?
避免药物性食管溃疡,要牢记科学服药“三要诀”:
喝够水:200毫升是“保命线”
适量的水,特别是200至300毫升的温水,可以营造出类似“水流滑梯”的效果,从而促进药物迅速穿越食管抵达胃腔,减少其在食管中的停留时间。适宜的水温大约在40℃左右,既不宜过热以免烫伤黏膜,也不宜过冷以免刺激黏膜。
保持直立:30分钟是“黄金时间”
服用药物后需维持坐姿或站立姿势,持续不少于三十分钟,借助地心引力促进药物在食道中的快速通过,以防止药物因身体平躺或弯曲腰部而造成回流和滞留。
另外,在就寝前服用药物应当至少提前一个小时,以便药物能够充分进入胃中;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建议使用枕头将上半身抬高至45度,这样可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特殊药物需要特殊对待
温馨提醒
不同药物对水量、水温等要求不同
要充分了解后再服用
服药后不要立马躺平
建议保持上身直立至少半小时
服药期间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一旦出现吞咽疼痛、胸痛、
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
及时就医,尽早诊治
车辆在路边停好
你或你的家人准备下车了
这时你会……
1、不管不顾,直接开门下车
请先留意后方是否有机动车、自行车或行人存在,确保四周安全无虞,然后方可打开车门,缓缓下车。
停车、开门、下车
这是开车或者坐车中最常见的动作
但这看似简单的小事
稍有不慎
就可能隐藏着极大的危险
什么是开门杀?
所谓“开门杀”,指的是车辆停靠后,驾乘者在开启车门时,未能仔细查看后方是否有人或车辆靠近,冒然打开车门,致使行人或车辆在未能及时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碰撞、跌倒甚至受伤的情况。
“开门杀”极易引发二次交通事故。
在交通事故中,若开车门的方式不当,受伤者可能面临来自邻近车道车辆的避让不及,进而引发二次人身伤害。
当骑行者被撞倒在地,他们跌落可能对道路上其他行人或车辆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3种错误开门方式不可取!
道路上车辆忽然停驶,让乘客下车。少数司机在行车途中会突然停车,这时乘客若随意打开车门下车,极易遭遇后方驶来的非机动车,导致碰撞事故。
出租车停靠在路边,乘客突然拉开车门。一些出租车司机在乘客下车时选择将车停在路边,而有些乘客在支付完费用后,没有留意车外环境就急于下车,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车辆停靠在路边车位后,驾驶员不经意地打开车门。驾驶员在车辆靠边停放并准备下车时,若未预先留意后方来车动态,擅自开启车门,极易与后方行驶的电动车或自行车发生碰撞。
车门不是“任意门”
那么
如何才能避免“开门杀”呢
驾驶人请注意
01
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停放车辆时需确保不妨碍其他车辆及行人通行,应保持与路边石的距离在20至30厘米之间,驾驶员之外,乘客应优先从右侧下车,尤其需注意的是,车辆绝不能停放在行驶的车道上。
02
驾驶人应提前提醒乘车人
尤其是坐在后座的乘客必须仔细观察车辆四周的行人及车辆动态,确保安全无虞后再行打开车门下车。此外,除驾驶员外,其他乘客应尽可能从右侧车门下车。
03
养成良好的开门习惯
驾驶者在左侧开门时,需先轻轻开启一道缝隙,留意道路状况;切记不可猛然将车门推开,若开门时察觉到异常,应迅速关闭车门,切勿幻想骑行者能够立刻避让。
04
采用“荷式开门法”
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请注意
01
经过车辆时减速慢行
骑行非机动车经过路边停放的车子时,应降低速度,谨慎行驶,尤其是那些刚刚停下或是开启双闪警示灯的车辆,以防车门意外打开。
02
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尽量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驾驶非机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
03
保持与车辆的横向距离
多数汽车的车门开启幅度介于80至100厘米之间,因此需站在距离车辆超过1米的距离处,以确保安全,同时请注意与车辆保持适当的横向间距。
开车要小心,下车要当心
“小疏忽”有可能会
引发“大事故”
驾驶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
切不可疏忽大意
安全驾驶与禁止行为
【上车准备】
机动车上车前,逆时针绕车一圈,确认周边环境安全。
方向盘的正确握法是双手分别握住方向盘的“9点”和“3点”区域。这种握法有助于提升操控感和反应速度,确保驾驶者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作出反应。同时,这种双手握持的方式还能有效缓解长时间驾驶引发的疲劳。“3点”和“9点”位置对应方向盘两侧,就像时钟的3点和9点位置一样。
有视力矫正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眼镜。
夜间驾驶起步前,必须先点亮近光灯,检查四周环境是否适宜起步,观察是否存在行人、障碍物等情况。确保安全无虞后,方可开启左转向灯,开始起步行驶。
驾驶者在离车时,应使用远离车门的那只手来开启车门,同时转向查看车辆两侧及后方是否有车辆或非机动车突然接近,以避免发生碰撞。
【驾驶机动车的禁止行为】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在驾驶室的前后窗户区域,不得悬挂或摆放任何可能阻挡驾驶员视线的东西。
(3)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4)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
(5)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6)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驾驶机动车连续超过4小时未进行停车休息,或即便停车休息,休息时间亦不足20分钟。
(8)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乘坐机动车的禁止行为】
乘坐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在机动车道行驶时,严禁从车辆的左侧区域进行上下车操作;车辆应遵循右侧通行原则,停靠于右侧,并在右侧车门处下车,以确保安全。
(3)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驾驶过程中,严禁干扰操作,严禁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严禁擅自下车。
(5)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正向骑坐。
乘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严禁向车窗外丢弃任何物品,严禁做出可能干扰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行为。
【载人规定】
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严禁货运车辆搭载乘客。若货运车辆必须搭载工作人员,则必须采取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
未成年人若未满12周岁,严禁骑乘摩托车后座;同时,轻便摩托车亦不允许搭载乘客。
驾驶机动车期间,驾乘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带;对于摩托车驾驶者和同车者,则必须按照规定规范使用安全头盔。
【记分扣分】
驾驶汽车时若进行手持电话的拨打或接听等可能影响驾驶安全的行为,每犯一次将被扣除3分。
在道路上驾驶汽车时,若驾驶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将被扣除1分。
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一次记1分。
安全出行高温天气行车安全防暑降温注意事项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途讯交通网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高温天气下出行要注意什么?这些安全小常识请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