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阳光下驾车易疲劳,认识疲劳驾驶危害及法律定义
- admin
- 2025-08-10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97浏览
- 0评论
夏季阳光下驾驶车辆
[id_159507701]
[id_60235446]
会让驾驶人的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
[id_1703742652]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一、认识疲劳驾驶:
不只是“犯困”那么简单
驾驶疲劳,即指驾驶员因睡眠质量欠佳、身心疲惫或是在连续驾驶较长时间后,身体和心理功能出现不平衡,从而导致驾驶技巧出现下滑。
01
法律定义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之规定,驾驶机动车时,严禁以下行为: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小时而未进行停车休息,亦或停车休息时间不足20分钟。若连续驾驶4小时未停车休息,即视作疲劳驾驶。
02
危害等级
轻微疲劳:换挡迟缓、注意力分散;
中度疲劳:动作僵硬、忘记操作步骤;
重度疲劳:短时睡眠、车辆失控,易引发致命事故。
03
数据警示
在高速公路上,大约有20%到30%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疲劳驾驶引起的,尤其是在午后14点到16点以及凌晨时段,这些时间段的事故发生率较高。
二、导致疲劳驾驶的因素有哪些?
1、睡眠不足
疲劳驾驶的常见诱因之一便是此,若大脑与身体未获得充足休憩,驾驶时便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亦难以集中。
2、长时间驾驶
长时间连续驾驶会导致身体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进而使肌肉持续紧张,血液循环受阻,同时,大脑由于长时间高度集中精力,也会出现疲劳现象。
3、驾驶环境单调
在路况顺畅却缺乏风景的高速公路上,抑或是夜间长时间驾驶,四周环境单调乏味,这往往会导致驾驶员精神松懈,最终可能诱发疲劳感。
4、身体状况不佳
驾驶员若身患感冒、发热、高血压等病症,或是处于过度劳累、饥饿等状况,其身体机能便会减弱,进而使得他们在驾驶过程中更容易感到疲劳。
5、氧气因素
小型汽车内部空间有限且封闭性佳,行驶一段时间后,车内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同时二氧化碳含量则会相应增加,这会导致乘客出现头痛、困倦、反应迟钝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
三、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部分司机以为,只要睡眠充足便不会感到疲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常来说,每天保证大约8小时的睡眠时间便足够了。
若睡眠时间进一步延长,却可能削弱大脑皮层的活跃度,导致其进入抑制状态,从而让人感到更加昏沉和提不起精神。如此一来,人的精神状态会愈发低迷,甚至可能导致困倦加剧,进而大大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正确的预防疲劳驾驶的方法是
↓↓↓
及时休息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建议在1.5至2小时后,前往附近的服务区稍作休息;若驾驶员未得到充分休息或感觉些许疲惫,切勿继续驾驶。
按摩穴位,驱走困意
当感到疲惫不堪时,不妨尝试对一些关键穴位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提振精神,例如对头部、面部的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等部位进行按摩。在按摩过程中,无论是站立还是就坐,都应保持身体挺拔,脊背挺直,胸部挺起,腹部收紧。同时,将手掌相互摩擦至温热,然后适度用力,以顺时针方向揉按10至2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相同次数。只要手法正确,通常按摩20至30秒后就能感受到显著的效果。
喝有提神作用的饮料
若计划进行长途驾驶,建议在车内备上一些提神的饮品,比如饮用绿茶或是咖啡。然而,由于个体体质各异,不同饮品对提神效果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有的人认为茶更能提神,而有的人则觉得咖啡更为有效。
湿毛巾擦脸
用湿润的纸巾或毛巾轻轻擦拭面部及颈部肌肤,顿感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挑选具有清凉感的湿纸巾为佳,切记避免选择带有安眠效果的薰衣草香味的。
听节目、段子音频
困意通常源于旅途中的景色单调乏味,而自动档车型操作简便,无需过多手动干预。此时,不妨开启车内的收音机,挑选一段喜闻乐见的相声或段子节目,随着节目的欢声笑语,精神状态自然会得到提升。
夜间行车,打开车内的灯
身处昏暗环境时,人体会分泌褪黑激素,其诱导睡眠的力量远超疲劳感,高达百倍之多。在您感到疲惫之前,且不危及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宜适当调节车内灯光,以避免褪黑激素的分泌。否则,一旦这种激素进入体内,便难以抵挡困意,往往需要小憩十五分钟方能恢复精力。
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提醒您——
在旅途中长时间持续驾驶,很容易引发疲劳驾驶的情况,尤其是在清晨、午后或是深夜时分,驾驶员更容易感到困倦。若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坚持驾驶,极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文明交通,携手共进。为确保您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恳请您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平安抵达目的地。
夏季疲劳驾驶疲劳驾驶危害法律定义预防疲劳驾驶交通安全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途讯交通网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夏季阳光下驾车易疲劳,认识疲劳驾驶危害及法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