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恢复限行新规:多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11月10日起实施
- admin
- 2025-11-09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519浏览
- 0评论
为恢复限行做准备,郑州多部门做出最新部署: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
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高峰时段交通拥堵问题突显,雨雪时段,其交通拥堵问题也突显 ,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影响愈发明显,为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自2025年11月10日起,郑州市恢复执行机动车限行措施。
郑州市属于移动源保有量多且排放量大的城市 ,当前 ,全市汽车保有量已然突破586万辆 。全市移动源氮氧化物年排放量是5.4万吨 ,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量是2.9万吨 ,一氧化碳年排放量是11.9万吨 ,它们分别占全市同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3.5% 、38% 、41.1% ;秋冬季机动车尾气占颗粒物的比例为21.5%至28.4% ,夏季机动车尾气对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的贡献为27.7%至35.2% ,二者均为第一大来源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今年开始以来,郑州市空气质量持续呈现改善状态。然而,因为郑州处在京津冀大气污染的传输通道位置,受到冷暖气流交错反复进行影响的缘故,境内风向变化多端,在秋冬的时节容易形成风场辐合的中心,会反复经历污染传输以及滞留的过程,所以污染程度相对较为严重。自2025年10月下旬开始以来,我市已经出现了两轮重污染的过程,尽管我市及时立马启动了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响应,针对施工工地、工业企业采取了管控减排的措施,可仍然出现了污染天气,这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心关注。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解析的成因,其一,区域污染排放处于高位维持。在污染高值的时段中,区域里PM2.5硝酸盐的占比超过了四成,这表明氮氧化物属于重要的来源;其二,静稳这个因素、高湿这个因素、逆温这个因素等多个因素相互叠加,区域的气象条件明显变差。污染过程展示出典型的“累积然后短暂缓解接着加重”这般的阶段性特征,郑州近地面有逆温存在,这是致使区域污染进一步加重的客观缘由。
经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会商,预计在11月至12月期间,郑州市还将会出现5轮重污染过程,因高湿静稳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叠加,市民的生产生活将在较长时间内受到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等级,减轻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郑州市公安局:
于郑州市区,在工作日的时候,会继续去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管理措施,郑州交警向广大市民进行提醒,要确保能依法出行 。
在2025年11月7日的时候,郑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出了《关于恢复执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从2025年11月10日开始,将会恢复执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郑政通〔2017〕42号)的相关规定。
2025年11月10日开始实行的限行措施,一直到11月14日,都属于限行措施过渡期。在这个时期内,如果有车辆违反了相应的限行规定,公安交管部门的做法呢,是以纠正为主,且并不会给予处罚。然而,从2025年11月17日起,一旦出现违反限行规定的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是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罚的。
郑州市交警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提醒,要自觉依照政府通告规定行事,预先规划出行路线,合理挑选出行方式,达成依法出行、错峰出入以及绿色出行,一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
城管部门优化停车资源保障,助力城市道路有序通行
为了配合尾号限行政策得以实施,郑州市城管局将会,借助强化泊位管理,完善智慧停车诱导功能,提升现有泊位利用率,以此来保障城市交通能够有序运行 。
城管部门会针对公共停车场,去强化平常的管理,还会提升运营企业在这方面的服务意思,能够及时地处理泊位标识、标线,以及那些标识、标牌存在的缺失、破损等状况,进而去消弭掉安全方面的隐患,以此为市民给予停放之便。对于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要开展动态方式的管理工作,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及时地去增减泊位,尽可能满足市民在这方面的停放需求。
市民能够借助“郑好停”公共服务平台所具备的停车诱导功能,去实时查询停车资源方面的信息,进而快速查询到有空余的车位。城管部门会进一步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这项工作,推广“停车一码付”以及“先离场、后付费”等便民功能,以此增强市民停车时的便捷程度以及体验感受。
据了解,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整合接入了共享车场381个,释放的泊位数量达12.16万余个,这有效增加了供给,下一步,城管部门会聚焦各重点区域的停车痛点,聚焦各难点区域的停车痛点,聚焦各焦点区域的停车痛点,聚焦各热点区域的停车痛点,精准扩充共享资源,还会通过技术手段和宣传引导,着力提升现有泊位的利用率。
郑州市交通运输局:
绿城更添“绿”意,郑州公共交通“邀您”携手绿色出行
郑州那正日益趋向完善的绿色出行体系,给市民给予了丰富且多种多样的选择。当下,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已经进行了统筹安排部署,构建起了包含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网约车的全面保障体系。
地面公交,通过将运营时间延长到21:00,加密骨干线路发车频次,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小于等于7分钟,以此提升运力;轨道交通,在重点时段安排20列备用列车,实时监测客流,动态调整运力;同时,已号召全市出租车、网约车全面投入运营,重点加强交通枢纽区域的运力保障。
市交通运输局指导各运营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大客流应对预案。公交方面,通过动态调度车辆,优化充电与保养计划,来保障运力,还在主要站点安排管理人员与志愿者现场疏导。地铁方面,已完成重点车站大客流组织预想和物资准备,会视情况采取客流管控措施,并且联合公安部门维护秩序。同时,持续强化设备巡检与应急演练,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全力保障运营安全有序。
郑州公交集团与轨道交通建立了联动机制,推进“地铁 + 公交”一张网融合运营,通过优化接驳线路,同步调整车辆与列车班次,实现地铁“送到站”、公交“接回家”的高效衔接,提升市民换乘便利度,还进一步加强对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行车与文明服务教育,严格规范线路运营秩序,确保作业计划完成率稳定在 100%以上,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标准化服务,努力为乘客营造安全、准点、舒适的出行环境。
限行措施郑州市空气质量绿色出行交通管理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途讯交通网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郑州恢复限行新规:多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11月10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