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正文内容

郑州恢复限行:11月10日起实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86万辆

11月7日的晚上,有记者从郑州市相关的部门那里了解到,为了给恢复限行去做准备,郑州的多个部门作出了最新的部署。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

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郑州恢复执行机动车限行措施

由于郑州市机动车一直持续增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状况突显,雨雪天气期间交通拥堵问题也突显,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能够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为了减少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郑州市从2025年11月10日开始,恢复执行机动车限行措施 。

郑州市属于移动源保有量多以及排放量大的城市,此时,全市汽车保有量已然突破586万辆,全市移动源氮氧化物年排放量是5.4万吨,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量是2.9万吨,一氧化碳年排放量是11.9万吨,分别占据全市同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3.5%、38%、41.1%,秋冬季机动车尾气在颗粒物中所占比例为21.5%至28.4%,夏季机动车尾气对于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的贡献为27.7%至35.2%,均属于第一大来源,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今年开始,郑州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然而因郑州处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受冷暖气流交替反复影响,境内风向多变,秋冬季易形成风场辐合中心,多次历经污染传输、滞留过程,污染程度相对较重。2025年10月下旬以来我市出现两轮重污染过程,我市虽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对施工工地、工业企业采取管控减排措施,可仍出现污染天气,引发广大群众关切。首先,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解析成因,一方面在于区域污染排放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污染高值的时段当中,区域的 PM2.5 硝酸盐占比超过了四成,这表明氮氧化物是重要的来源;另一方面,静稳、高湿、逆温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区域的气象条件明显变差,污染过程呈现出了典型的“累积-短暂缓解-加重”那么一种阶段性特征,郑州近地面存在逆温,这是诱发区域污染进一步加重的客观起因。

按照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的会商结果,预估在是11月至12月期间,郑州市会再有5轮重污染过程降临,出现高湿静稳状况并叠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情况,市民的生产生活将会在较长时间段内遭受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实行机动车限行举措的话,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染等级,减轻重污染天气所带来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而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而催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句号.

郑州市公安局:

郑州市区,在工作日的时候,将会继续去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管理措施,郑州交警,提醒广大市民,要依法出行 。

2025年11月7日,郑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关于恢复执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知》,明确了2025年11月10日起,要恢复执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其通告编号为郑政通〔2017〕42号,相关规定。

2025年11月10日起至14日为止,这是限行措施的过渡期,在这个期间之内,对于违反限行规定的那些车辆而言,公安交管部门将会以纠正作为主要方式,如果被纠正,不会给予处罚;从2025年11月17日开始,对于违反限行规定的这类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会依照法律进行处罚。

郑州交警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提醒,要自觉依照政府通告规定行事,出行路线需提前做好规划,出行方式要合理进行选择,出行要做到依法且错峰,还要绿色出行,以此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

城管部门优化停车资源保障,助力城市道路有序通行

为了配合尾号限行政策的推行,郑州市城管局会借助强化泊位管理,完善智慧停车诱导功能,提升当下泊位利用率,以此来保障城市交通能够有序运行 。

城管部门会针对公共停车场,以及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强化日常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运营企业的服务意识,还要及时去解决泊位标识、标线、还有标识、标牌存在的缺失、破损等各类问题,进而消除安全隐患,达到方便市民停放车辆的目的。并且,针对道路路内停车泊位会实行动态管理模式,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及时地增减泊位数量,尽可能去满足市民的停放需求。

市民能够借助“郑好停”公共服务平台所具备的停车诱导功能,去实时查询停车资源方面的信息,进而快速查询到有空余的车位。城管部门会进一步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这项工作,推广“停车一码付”以及“先离场、后付费”等便民功能,以此增强市民停车时的便捷程度以及体验感受。

据了解得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已将共享车场381个整合接入在一起,释放出了12.16万余个泊位,切实有效地增加了供给数量。接下来,城管部门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各个重点、难点、焦点以及热点区域的停车让人感到痛苦的地方,精确地扩大共享资源,并且借助技术手段以及宣传引导,努力提高现有泊位的利用效率。

郑州市交通运输局:

绿城更添“绿”意,郑州公共交通“邀您”携手绿色出行

在郑州,那正日益趋向完备的绿色出行体系,给市民送去了极为丰富且种类多样的选择。当下,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已进行总体的筹划安排,搭建起了一个涵盖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网约车的全面保障体系。

地面公交采取延长运营时间到21:00的举措,与此同时加密骨干线路发车频次,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小于等于7分钟以此提升运力;轨道交通在重点时段安排20列备用列车,实时监测客流情况并依据这一情况动态调整运力;另外,对全市出租车、网约车发出号召,使其全面投入运营,着重加强交通枢纽区域的运力保障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指引各运营单位,制定了详尽的大客流应对预案。公交方面,借助动态调度车辆、优化充电以及保养计划,去保障运力,还于主要站点安排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现场疏导。地铁方面,完成了重点车站大客流组织预想和物资准备,会依照情况采取客流管控措施,并且联合公安部门维持秩序。与此同时,不断强化设备巡检以及应急演练,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奋力保障运营安全有序。

实施“地铁 + 公交”之一张网融合运行推进举措,郑州公交集团跟轨道交通已然构建联动机制,借由使接驳线路得以优化,将车辆以及列车班次予以同步调整操作,达成地铁“送至站点”、公交“接回家里”这般高效衔接状态,增进市民换乘便利程度。另外,已然作进一步强调,针对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展开安全行车以及文明服务方面教育工作,严格地去规范线路运营秩序情况,保障作业计划完成比率稳固处于100%之上。凭借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以及标准化服务手段,尽力为乘客营造出安全的、准点的、舒适的出行环境。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