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交通新规落地!6种违章免扣分,2类危险行为加重处罚
- admin
- 2025-11-17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997浏览
- 0评论
11月开始,一批交通新规紧密接连落地,存在公安部推行,面向全国范围的交管改革,还有福建、上海等地推出的具体管理办法,其核心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获得最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此次调整并非单纯的“松”或者“紧”,而是针对日常开车时出现的痛点而来,6种容易发生的小违章行为,现在仅进行罚款,不再进行扣分;然而2类危险行为,不但须要记分,部分处罚还暗暗加大力度了。

现今,就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大伙详尽阐释,无论你是驾驶私家车之人,还是骑乘电动车的,均可明晰新规界限:何种情形能够花费较少且不被扣分,哪些行为决然不可触碰,另外还有各地具体的处罚准则以及避开陷阱的关键要点,每一项均有政策文件或者真实查处事例作为支撑,看过之后驾车便心中有底,不为缴纳罚款无谓付出,不为分数无端消耗。
先讲讲大家最为关注的,那六种,仅仅罚款却不会被扣分的违章情形,这些呢,都是在平常开车以及用车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疏忽的状况,新规经过调整之后,愈发彰显出人性化的特点了:
不妨碍通行的,属于违章停车的第一种情况。以前路边临时停车几分钟办事,没按规定停车但没挡路,也可能就会被贴条,还会被扣2分以及罚款,不少车主觉得挺冤枉,现在新规明确了,只要停车没有妨碍其他车辆、行人正常通行,没有占用消防通道、公交站台,那就只罚款不扣分,罚款金额各地存在差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大多罚200元,三四线城市有不少是罚100元,但是要注意,要是停车造成了交通拥堵,或者占用了应急通道,那就还是会扣分加罚款,千万别心存侥幸。
第二种,处于未按规定的状态去粘贴用于年检、保险的标志,原先在车子完成年检、购买保险之后,却把将标志贴于挡风玻璃这件事给忘掉了呢,要是就此被查到的话,就会面临扣1分以及罚款的情况。而现在新的规定取消了扣分设置,仅仅处以50至200元的罚款。在这里需要特别做出提醒,不粘贴标志不会被扣分,然而车子处于没进行年检、没购买保险的情形那可大为不同啦,尚未年检的车辆驶上道路,依旧会被扣除3分并且罚款200元;没有购买交强险,不但要处以两倍保费的罚款,还会导致车辆被扣留,这点千万不要弄混淆了。如今,不少地方都在推行电子标志,只要在手机上能够查到便可,然而,要是当地规定需要张贴纸质版,那依旧得依照规定去做。
首先是第三种情况,处于城市道路驾驶期间未依照规定使用安全带。以往不论在高速路段还是城市道路上,要是不系安全带都会被扣除2分并罚款。然而现在出新规对场景进行了区分,当在城市道路行驶之际,要是驾驶员未系安全带,就仅处以50元罚款而不扣分;但要是在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上未系安全带,仍旧会被扣除2分且罚款50元。对于乘客而言也是如此,在城市道路不系安全带只是罚款,在高速和快速路则可能会被扣分,就像广东明确规定的那样,乘客在高速上不系安全带要罚200元,开车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家人系好安全带。
比如说,在晚间于城市道路行车时忘记开启近光灯,或者在转弯之际没有及时去打转向灯,此乃第四种情况,其属于非危险场景下未按规定使用灯光。以往的话,上述情况可能会被扣除一分并且还要缴纳罚款。然而现在,只要并非是在高速、隧道、急弯这类危险场景之中出现这种仅为日常城市道路灯光使用不当的状况,那就仅仅会被罚款五十元到百元之间,而不会被扣分。不过需要留意的是,要是在高速上面胡乱开远光灯从而对其他车辆造成影响,又或者在隧道里面不开灯,那依旧是会被扣分的,毕竟这样的行为极易引起追尾事故。
第五种情况,那是属于非营运小型客车超载 1 人,并且这个超载情况是未超出核定人数的 20%呢 。以往的时候呀 ,私家车要是超载 1 人 ,就好比 5 座的车坐了 6 个人 ,这种情况下是会被扣除 3 分还要罚款的 。而现在新规进行了调整 ,只要是并没有超过核定人数 20%的 ,那就只是罚款 200 元而不会扣分啦 。但是呢 ,要是超载超过了 20% ,就像 5 座车坐了 7 个人那种情况 ,依旧是会被扣 3 分还得罚款的 ;营运车辆超载后的处罚是维持不变的 ,这是因为毕竟营运车超载之后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是更大的 。
第六种,是情节轻微的那种,违反了禁令标志指示的情况。比如说,在设有禁止左转指示的路口,不小心出现了左转行为,然而并没有造成交通拥堵的状况,也没有引发事故。以前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是会被扣除1分并且还要处以罚款的。现在呢,对于这种情节轻微的情形,仅仅是罚款100元到200元,不会再进行扣分处理了。但是呢,如果是故意去违反禁令标志的,或者是造成了交通方面的影响,就像在禁行路段长时间进行停留,进而引发了拥堵现象,那依旧是会按照正常情况进行扣分的,可千万别认为所有的禁令标志都是那种“只罚不扣”的情况哦。
讲完了“松绑”的情形,接着讲讲2类一定要记分、甚至加大处罚力度的行为,这些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极大,新规定不但没有放宽,反而针对其强化了执法力度:
危险驾驶相关行为被细分为第一类,像酒驾、醉驾、超速50%以上、开车玩手机以及准驾不符等,这些行为以往就会被扣分,如今部分处罚直接加重,酒驾扣分会维持12分,暂扣驾照6个月,罚款在1000到2000元之间并没有改变,醉驾依旧是吊销驾照,5年内不能重新考取,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准驾不符”变化较大,例如C1驾照骑摩托车,以前扣12分罚款200元,现在扣分降至9分,然而罚款却涨到2000元,这就如同“少扣分、多罚钱”,警示意味变得更强烈了。
先前,开车玩手机会被扣3分,罚款50至200元,如今电子警察抓拍变得更严格了,在深圳存在真实的案例,有车主开车时刷短视频,单手握方向盘进而追尾公交车,不但扣3分罚款200元,还需承担全部事故责任。疲劳驾驶超过4小时未休息、超速50%以上,处罚并未减轻,前者扣6分罚款200元,后者扣6分罚款200至2000元,这些都要牢记。
第二类,是非机动车危险行为,这是新增重点查处的情况。以往大家对于私家车违章关注较多,而如今,电动车、自行车的违章也被重点关注了。依据新修订的《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自11月1日起,骑行非机动车之际接打电话、使用手机,将会被直接予以处罚;骑车或者乘车时不戴安全头盔,就算戴了但没系紧,也会按照规定进行罚款。上海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举动向,像改电瓶、改灯光这类行为,首次违法会处以50元罚款,第二次违法则会被罚100元,并且还要求将车辆恢复到原本状态,在11月的一周时间内,就有7人因为电动自行车改装行为而受到了处罚。
更为关键之处在于,福建、上海等地已然启用,“慧眸AI”加上两千余套电子眼,专门用于抓拍非机动车违章行为,以往依靠交警现场拦截,如今监控全天候进行盯梢,想要心存侥幸根本难以实现。这些规定并非是在为难众人,而是在电动车事故里,不佩戴头盔、分心去看手机、改装提速所引发的伤亡占比极其之高,规范行为实则就是对安全的一种保护。
核心的“6免2严”且不说,这次新规另外存在3个实用便民措施,以及3个避坑要点,车主需要注意,骑行者也需要注意:
先说说便民措施,都是能少跑腿的好事:
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这项“一件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链条信息共享,无需再去跑多个部门,所需材料减少,限定时间也缩短,通过一站式便可将其办理完成 。
2. 机动车进行抵押登记,以及补换领登记证书,在网上便能够办理,无需再专门前往车管所去排队等候 。
福建的非机动车,拥有了“临时通行权” ,从购车之日开始计算,在三十日的期限内,凭借来历凭证,就能够临时上路行驶,无需着急扎堆去进行登记 。
再说说避坑要点,别因为不懂规则吃亏:
首先,各个地方的处罚存在着差异,应当以当地的规定作为依据。举例来说,对于电动自行车改装这种情况,在上海首次违规会被罚款五十元,而在福建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标准;就违章停车罚款而言,大城市和小城市也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借助“交管 12123”APP 或者当地交警公众号去查询具体的规则。
其次,“免扣分”并不等同于“能违章”。新的规定针对小的疏忽情形适度放宽了处罚尺度,这属于人性化执法范畴,并非是在鼓励人们去违章。举例来说,违章停车这种行为即便不进行扣分处理,然而罚款依旧是需要缴纳的,而且要是出现多次违章的话,还有可能会被加重处罚,就像累计达到3次以上的违章停车情况,后续是有可能恢复扣分的。
第三,电子抓拍的覆盖范围更为全面,私家车不系安全带、开车玩手机的行为,电动车不戴头盔、进行改装的情况,都有被AI监控捕捉到的可能性,千万不要抱有“没人看到就没事”的想法,如今执法愈发严格,违章行为几乎均可被查出来。
实则此次新规的核心逻辑颇为简易,其一,针对“无心之失”的微小违章予以记分的放宽处理,进而削减车主没必要的损失;其二,对于“明知故犯”的危险行径加大处罚力度,以此守护众人的出行安全。无论驾驶车辆还是骑行电动车的情形下,遵循规则既是致力于避免遭受罚款扣分这样的后果,更是着眼于自身以及他人的平安保障。
能不能最后问一下大家,你认为这次新规的调整是不是合理的呢?平常开车或者骑电动车,有没有碰到过那种很“冤”的违章情况呢?你最为关心的是哪种行为的处罚调整呀?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展开讨论,可别忘了把这篇文章转给身旁的朋友,以便让大家都知晓新规,出行的时候能少踩坑。
交通新规违章处罚安全驾驶电子眼非机动车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途讯交通网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11月起,交通新规落地!6种违章免扣分,2类危险行为加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