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攻略与工具 > 正文内容

郑州限行新规:2025年11月10日起恢复限行,过渡期不处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吕高见

11月7日,郑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消息,自2025年11月10日起,要恢复执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郑政通〔2017〕42号)里的相关规定。

限行措施过渡期不予处罚

依据郑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的通知,此次再度施行的便是机动车限行时间,其具体为,每周工作日的7时到21时之间,要按照机动车号牌,这里包含临时号牌以及外地号牌,依据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倘若尾数是字母的话,那就以末位数字作为标准,在工作日每天都是限行两个号的。也就是,号牌末尾那一位阿拉伯数字是1以及6的机动车在周一进行限行,是2以及7的在周二限行,是3以及8的在周三限行,是4以及9的在周四限行,是5以及0的在周五限行,(由于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从而调整为上班的周六、周日,按照对应的调休工作日进行限行)。

需要留意的是 ,在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这段时间属于过渡期 ,要是存在违反机动车限行措施的这样一种行为 ,公安交管部门会进行纠正 ,并不会给予处罚 ;从2025年11月17日开始 ,当出现违反机动车限行措施的行为时 ,公安交管部门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

除此之外,那些悬挂着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新能源汽车,并不会受到之前所提到的那些措施的限制。

实行限行的范围是,郑州市的东三环,也就是原来的107辅道,还有南三环,以及西三环,再加上北三环,这里的这些三环都不包含其本身道路,在这些范围以内区域的所有道路 。

郑州交警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提醒,要自觉依照政府通告规定行事,预先对出行路线加以规划,合理地挑选出行方式,达成依法而行的出行状态,实现错峰出行的情况,达成绿色出行的行为,一同去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

疏堵减污守护民生健康

郑州市是那种移动源保有量排放数量大的城市,在当下这样的状况下,全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586万辆,全市移动源氮氧化物年排放量达到5.4万吨,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量是2.9万吨,一氧化碳年排放量是11.9万吨,它们分别占全市同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3.5%,38%,41.1%,秋冬季机动车尾气占颗粒物的比例在21.5% - 28.4%之间,夏季机动车尾气对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的贡献比例在27.7% - 35.2%之间,这些都是第一大来源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今年开始以来,郑州市的空气质量持续不断地得到改善。然而呢,因为郑州所处的位置是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之中,受到冷暖气流交汇且反复产生影响的缘故,境内的风向呈现出多变的状态,在秋冬季的时候容易形成风场辐合中心,会反复经历污染传输以及滞留的过程,所以污染程度相对而言是比较重的。

自2025年10月进入下旬起,郑州市出现了两轮重污染过程,尽管及时开启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针对施工工地以及工业企业实施了管控减排举措,然而污染天气还是出现了,这引发了广大群众的关注 。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成因进行解析,其一,区域污染排放一直处于高位,在污染高值的时间段里,区域中PM2.5硝酸盐的占比超过了四成,这表明氮氧化物属于重要来源;其二,静稳、高湿、逆温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区域气象条件明显变差(恶化),污染过程展现出典型的“累积-短暂缓解-加重”的阶段性特点(特质),郑州近地面存在逆温,这是致使区域污染进一步加重的客观缘由(因素)。

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会商后得出预计,在11月至12月期间,郑州市还会出现5轮重污染过程,因高湿静稳状况与机动车尾气排放相叠加,市民的生产生活将在较长时间内受到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等级,减轻重污染天气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以及幸福感。

优化停车资源,提升出行便捷度

为配套尾号限行政策施行,市城管部门会对公共停车场以及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强化日常管理 ,以提高运营企业的服务意识 ,迅速处理泊位标识、标线、标识、标牌缺少、破损等情况 ,消除安全隐患 ,便利市民停放 。对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开展动态管理,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及时增减泊位 ,尽量满足市民的停放需求 。

市民能够借助“郑好停”公共服务平台所具备的停车诱导功能,去实时查询停车资源方面的信息,并尽快找寻到有空的车位。城管部门会进一步推动“全市一个停车场”这项工作,去推广“停车一码付”以及“先离场、后付费”等便利民众的功能,以此增强市民停车时的便捷程度以及体验感受。

据悉,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整合接入了共享车场381个,释放了泊位12.16万余个,使其有效增加了供给。下一步,城管部门会聚焦各重点和难点以及焦点与热点区域的停车痛点,精准扩充共享资源,并且通过技术手段以及宣传引导,着力提升现有泊位的利用率 。

交通升级公共运力,倡导绿色出行

当前,郑州有一个日趋完善的绿色出行体系,它为市民给予了丰富多样的选择。现在来说,市交通运输局进行了统筹部署,构建了一个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包含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网约车,是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地面公交,通过将运营时间延长至21:00,加密骨干线路发车频次,高峰时段发车间隔≤7分钟,实现运力提升;轨道交通,在重点时段安排20列备用列车,实时监测客流,并动态调整运力;同时,已号召全市出租车、网约车全面投入运营,重点加强交通枢纽区域的运力保障。

市交通运输局已指导各运营单位制定详细的大客流应对预案。

公交方面,通过动态调度车辆,来保障运力,还优化充电与保养计划;并且还在主要站点,安排管理人员与志愿者实施现场疏导。地铁方面,已完成重点车站大客流组织预想,与此同时进行物资准备;会视情况采取客流管控措施,并且联合公安部门维护秩序。而且持续强化设备巡检与应急演练,目的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全力保障运营安全有序。

郑州2025年11月限行措施_限行_郑州市机动车限行政策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